首页

sm国产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3 10:06:20 作者:南方降雨进入最强时段,大范围强降雨将持续到何时? 浏览量:59404

  2024年8月18日,我国重大战略任务、新时代重大标志性科学工程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在拉萨发布。

△2024年8月18日成果发布会现场

  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8月19日启动实施,组织科考分队2600多队次,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

  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

  阐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性,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

  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特征和影响,科技支撑水资源与水安全战略;

  厘清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并服务双碳目标;

  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

  开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环境演化研究,评估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的矿产资源现状与远景;

  揭示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时空规律和成灾机制,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安全;

  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过程,提出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融合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

  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

  创造巅峰使命极高海拔科考多项世界纪录,树立世界级原创性科考活动标杆。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发表成果

  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实施以来,持续开展覆盖青藏高原五大综合区内19个关键区的全域科考,产出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碳汇功能和潜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变化、人类高原适应与绿色发展、高原隆升效应等世界级原创成果。同时服务水资源水安全、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生态保护与流域系统治理、矿产资源等国家重大战略,取得了十个方面的科考进展。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在全球变暖影响下,亚洲水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提供亚洲水塔示意图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亚洲水塔的变化是链式响应过程变化。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变暗将引起地球系统过程重大变化,不但引发亚洲季风环流调整,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驱动跨南北半球的水分循环交换,加强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制作用。目前亚洲水塔地表总储水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约为黄河200年的径流总量。

  在青藏高原碳汇功能方面,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大气碳反演系统“贡嘎模型”获“全球碳计划”认证,为评估青藏高原碳收支提供了科学保障,为国际碳收支评估作出了中国贡献。作为碳库,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约为1.2—1.4亿吨/年,按照当前青藏高原CO2排放5500万吨/年计算,青藏高原的碳盈余超过6500万吨/年,已为全国实现碳中和作出了贡献。

△2023年5月,珠峰东绒布冰川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第二次青藏科考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结合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分类体系,绘制了绵延2400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山树线分布图。科考揭示了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和整体趋好的态势,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提供

  第二次青藏科考恢复了青藏高原6000多万年以来不同地体地表差异隆升过程,提出青藏高原由造山带到统一高原隆升的新模式。提出约4100万年和2600万年前两个节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亚洲季风演化的影响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生物效应,发现青藏高原是古生代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枢纽;发现昌都盆地大量恐龙化石,拓展了对青藏高原恐龙化石多样性的认识。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员参加成果发布会

  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次建立了青藏高原多灾种数据库,揭示了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重大工程沿线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为暴雨、暴雪、雷电等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8月,拉萨尚嘎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姚檀栋院士介绍:在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过程方面,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适应青藏高原的新证据,提出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早期现代人群可能在距今4万年前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解析了低氧环境的人群适应过程和健康效应,发现短居人群在青藏高原习服过程中存在快速、延迟和持续3种分子响应模式。科考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提出了青藏高原绿色发展路径。

△2024年7月,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顺利完成

  青藏高原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是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拉萨河流域,科考队建成了冰川-大气-水-土壤-生态等多圈层综合监测体系。针对冰崩和冰湖溃决灾害,建立了雅江色东普冰崩堵江灾害和中尼边境次仁玛错冰湖溃决灾害等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

  气候变暖影响下的极高海拔地区、特别是珠峰等极高海拔地区环境变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地球系统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巅峰使命”系列极高海拔科考是近年来地球科学领域最具影响的科考活动之一。

△科考队首次在珠峰海拔8830米架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并持续运行

  2021年到2024年,科考队成功组织了珠峰科考、卓奥友峰科考和希夏邦马峰科考,实现了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战略转变,实现了新技术和新手段应用的重大突破,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国内影响,为深化人类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新认识、促进“从0到1”的世界级重大原创科考成果新突破、为守护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总台记者 陈琴 李彭林 赵耀)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汉语盘点2024”前五字词出炉 融、智、选、新质生产力等入围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深中通道是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只不过,起止点选择什么位置、通道采取哪种方案技术,仍是沿岸城市争夺的焦点。

西安市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运营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吴丰山称,假如两岸在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那么大陆应说清楚,“中华民国”在“九二共识”中摆放在哪一个位置。陈斌华强调,只要海基会回到“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承认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实,两会商谈就可以恢复。

不敌日本二队无缘亚运决赛 中国女足怎么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总书记这次考察的港中坪村,近年来感受到了持续为基层减负带来的变化:村部挂的牌子大幅减少,和牌子一同减少的还有职能部门交办的事项、要求村里开的证明、村干部手机上种类繁杂的微信工作群……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乡村建设也更加如火如荼。2022年,村里又多了一块“牌子”——“常德市美丽乡村”。

学习时节|如何提升高质量发展中的土地“成色”?总书记这样强调

回到当下,现在机械臂数字传感器,智能化管理平台,这样的场景在昆山的企业比比皆是。有这样的一组数据,每1秒钟在昆山就有2台手机完成生产,而每1分钟就有45台笔记本电脑完成组装,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企业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不久前,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由去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中,中国位居榜首。本届峰会上,18家境外在华商协会全部派代表参会,用实际行动给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相关资讯
(杭州亚运会)赛事前瞻:中国男篮女足争夺铜牌 “舞王”之争大幕开启

杨舒楠提醒,我们在冬季的防灾减灾中,首先还是要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预警情况,提前做好防御。比如说针对寒潮这类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通常可以提前24到48小时发布相关的预警信息,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其次,冬季天气最大的特点就是降水相态非常复杂多样,在关注冬季天气的时候要密切留意雨雪相态的不同以及它们所带来的不同的灾害,比如同样是10毫米的降水,如果是降雨的相态它只是中雨量级的降水,如果是降雪就到了致灾的暴雪程度,所以要密切关注,尤其是对于冻雨和冰粒降水相态的降水,这样的灾害会更加具有致灾性。 最后,冬季的防灾减灾不仅要关注到在恶劣天气发生的时候防范,在恶劣天气发生过后往往还是会有一定的灾害性,比如说在降雪过后雪融化所造成的地面湿滑、道路结冰,以及下雪过后的大风天气所带来的风吹雪引起的能见度降低,还有持续降温过后气温较低引起的冻害,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等,所以还是建议公众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个人的防护和防范措施。(李佳悦)

热门资讯